电源管理 IC 以数字方式监视和控制 8 个电源
引言
当今的高可靠性系统需要采用复杂的数字电源管理解决方案对大量的电压轨进行排序、监控、监视和裕度调节。的确,如今一块应用电路板具有几十个电压轨的情况并不少见,这些电压轨各具自己独特的要求。通常,面向这些系统的电源解决方案要求把多个受控于一个 FPGA 或微控制器的分立器件散布在电路板的周围,以对电源阵列进行排序、监控、监视和裕度调节。在此类方案中,开发必要的固件需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低估这项任务的复杂性与完成周期的倾向是普遍存在的。
具 EEPROM 的 LTC®2978 8通道数字电源管理器可为电源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一款集成型模块化解决方案,其调试时间和工作量相比于微控制器解决方案有所减少。LTC2978 能够对多达 8 个电源进行接通和关断排序、监视、监控、裕度调节及修整。采用单线式共享时钟总线及一个或多个双向故障引脚,可以容易地级联多个 LTC2978 (图 1 示出了一种典型应用)。
图 1:LTC2978 的典型应用电路
此外,LTC2978 还使用了一个受保护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记录发生关键性系统故障时的系统电压和故障信息。通过把关键性的系统数据保存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用户就能在系统开发、测试调试或故障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故障电压轨并隔离电路板故障的成因。
LTC2978 采用了业界标准的 PMBus 命令协议,旨在简化固件开发。不过,LTC2978 最重要的特性是其高精度集成型基准和 15 位ΔΣ ADC 可在测量或调节电源电压时提供 ±0.25% 的绝对准确度。
LTC2978 赢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凌力尔特的 LTpowerPlayTM,这是一种免费的可下载图形 PC 界面,可在设计与测试过程中方便与器件的互动。LTpowerPla贴片电感y 为使用 L贴片电感TC2978 的特性提绕行电感器供了一种简单易用却功能强大的配置工具。另常用电感器外,LTpowerPlay 设计工具还将支持凌力尔特公司今后推出的数字电源管理器件。
借助精准的裕度测试来改善制造良率
系统电压的裕度测试是根除高可靠性系统中早期故障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在测系统拥有在现场可靠操作的足够坚固性,电压的裕度至少为 ±5%。然而,视系统容限的不同,这种方法会导致过多的测试失败 (test fallout)。假如上述的电源电压容限严紧一点的话,那么这些测试不合格中有很多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凭借其高精度基准、多路复用 15 位 ADC、8 个裕度 DAC 和集成伺服算法,LTC2978 为应对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较为简单但功能十分强大的解决方案。通过简单地写入一个用于修整或裕度调节至某个特定电压的 I2C 命令,LTC2978 便可在规定的软件和硬件限制范围内调节 DC/DC 负载点转换器,以提供绝对准确度达 ±0.25% 的命令输出电压。
裕度 DAC 输出通过一个电阻器连接至 DC/DC POL 转换器的反馈节点或修整输入。该电阻器的阻值设定了输出电压的裕度调电感生产节范围限值,这是软件控制型电源的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10 位裕度 DAC 的另一个显着的优势是其能在进行电压裕度调节时实现非常精细的分辨率。这使其能够从故障测试中提取有用的数据,这与在垃圾桶里堆满了故障板却又没有对其彻底了解的情况截然相反。
灵活的电源排序和故障管理
许多传统的电源排序解决方案依赖于比较器和菊链式 PCB 接线。虽然这种方法对于少数电源而言实现起来相对容易,但随着电压轨数目的增加,使其复杂性迅速攀升,而且面对规格的变更会导致灵活性相对欠佳。另外,运用这种方法实现关断排序也是极为困难的。
无论电源的数目多少,LTC2978 均可使其排序变得容易。通过采用一种基于时间的算法,用户能够以任意顺序进行接通和关断的动态排序 (见图 2)。多个 LTC2978 的排序也可使用单线式共享时钟总线及一个或多个双向故障引脚来实现。由于能以任意顺序进行通道的排序 (而与由哪一个 LTC2978 提供控制无关),因此该方法极大地简化了系统设计。而且,以后还可增加更多的 LTC2978,而无需担心诸如子板卡连接器引脚的电源受限等系统限制条件。
使用简化电路的高压放大器 许多科学仪器和传感器都需要交流高压驱动器。高压驱动器在很多应用系统中适合于驱动电极。难点在于将普通运算放大器的输出提高到很高的电压。现有的交流高压放大器模块只能将输出放大到大约1200V p-p 以
中频电源的结构中频电源从早期的中频发电机组发展成为可控硅式变频电源,如今经过不断开发完善成为目前新一代变频电源装置。 中频电源主要包括整流变压器、可控硅整流器、续流二极管、逆变器以及联结整流器与逆变器的直流电抗器,还有相应的控制回路和保护回路. 变压器与整流装置 中频电源的可控硅整流装置能够产
一种基于正激变换器的开关电源设计方法1 引言经过多年的发展,开关电源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其应用也十分普遍和广泛。但因其结构复杂,涉及的元器件较多,以及要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电源的设计和生产需要较高的技